香港故宮|「中華文明溯源」特展明起開放 玉龍等逾百件文物亮相

社會

撰文: 梁薾心

發布時間: 2024/09/24 17:09

最後更新: 2024/09/24 23:43

分享:

分享:

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展覽中國銀行(香港)呈獻:「中華文明溯源」明日(25日)起開放。(彭大偉攝)

為慶祝國慶75周年,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明日(25日)起,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聯合主辦「中華文明溯源」特別展覽,展出近110件(套)新石器時代至夏代、跨越5,000年的珍貴文物,大部分是首次在港展出,當中16件更為國家一級文物,包括3件「明星級」藏品—玉龍、玉琮及青銅斝;並由著名藝人張智霖錄製了廣東話導賞,細說遺址及8件亮點文物故事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「中華文明溯源」特展今起至明年2月7日舉行,按序分為「孕育—文明初成」、「綻放—古國文明的發展」及「傳承—王朝時代的開始」3個單元,展出來自全國14間博物館和考古機構、涵蓋9個考古文化及9個主要考古遺址的近110件(套)珍貴文物。成人門票100元,特惠門票50元。

3件「明星級」藏品

博物館副研究員黃煒均指,不可錯過的包括甫進入展廳便可看到3件「明星級」藏品—玉龍、玉琮及青銅斝,除了均是國家一級文物,亦分別代表了中華文明形成的3個階段。其中,玉龍屬紅山文化中晚期文物,龍身修長、以C型呈現,且有長吻及長鬣,被視為中國龍形象的濫觴;良渚文化的玉琮是王和貴族的身份象徵,亦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見證;青銅斝則為二里頭文化的溫酒器,專門由貴族使用,標誌着以青銅器為核心的禮制逐漸形成。

玉人頭像與三星堆青銅頭像相似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另一值得留意的是出土自石家河遺址的玉人頭像,為石家河最突出的玉器類型之一,且料是權力與等級的標誌。有學者更認為,此類玉人像與四川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頭像相似,加上兩者均位於長江流域一帶,故或存在交流,展現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。

其他特色展品有石家河文化的人抱魚像,料透過手捏泥質紅陶製成,代表巫師祈禱生活豐足、慶賀豐收或祭山求雨等;玉虎頭則為石家河代表玉器之一,物用減地手法表現五官,虎頭兩側橫穿圓孔,可能用於繫佩。

張智霖錄製廣東話導賞

此外,展覽設沉浸式多媒體裝置,以270度全景銀幕,重現中國史前時期規模最大城址之一、位於陝西省的石峁遺址,藝人張智霖更錄製了廣東話導賞,帶領觀眾了解箇中文化,亦會細說展內8件亮點文物的故事。

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表示,是次展覽可說是近年最全面介紹中華文明起源的展覽,所挑選的展品均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重要的文物,亦有觀眾會感興趣的動物圖形玉器,如玉豬龍等,以深入淺出及創新方法,展現中國近20年的重要考古成果。

他希望透過展覽讓觀眾,特別是年輕人,了解中華5,000年文化歷史,故準備了不同教育配套,且已主動聯絡教育局,積極安排學生到場參觀學習;同時盼助外國觀眾了解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。他指有信心展覽受大眾歡迎,盼入場人數可達「凝視三星堆」特展錄得的逾22.7萬。

香港故宮|錄製「中華文明溯源」特展廣東話導賞 張智霖:大開眼界

唐英年:了解中華文明增文化自信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在展覽開幕典禮致辭時指,西九文化區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文化項目之一,同時融合了古今中外四大元素,發揮香港背靠祖國、聯通世界的優勢,引入世界各地最高水平的文化藝術節目,並讓西九節目傳遞至世界各地,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文化大都會。

他續指,香港故宮自2022年開幕以來,已舉辦逾20個展覽,入場人次超過260萬,成為「小紅書」打卡熱點。而今次展覽是香港故宮《中華文明》系列的第二個展覽,將全面深入介紹中華文明的孕育和古代文明的發展,他冀社會各界透過展覽深入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,同時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文物保護與傳承工作上,所取得的豐碩成果。

署理文體旅局長劉震則稱,香港銳意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,西九文化區作為香港的文化地標之一,一直是落實這願景的重要平台。「中華文明溯源」展覽在香港故宮展出,正是善用平台向海內外觀眾說好中國故事,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

記者:梁薾心